倒计时:

一颗丹心育桃李七轶春秋启新程——斯拉夫语学院发展综述

2021年04月27日 14:26  点击:[]

砥砺风华七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风雨兼程的70个春秋中,哈师大俄语教育谱写69个岁月弦歌。斯拉夫语学院前身是1952年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时期开设的俄文科,是当时学校开设的九个学科之一,以此为起点,哈师大俄语教育历经了初创奠基、曲折前行、稳步发展、跨越奋进四个历史时期。1952年至1956年,从开设俄文科到哈尔滨师范学院时期设立俄语系(学校四个系之一),这一时期的哈师大俄语教育经历了初创奠基期的快速发展。1957年学校停办俄语系,1960年开办外语系(当时外语系只有俄语学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后,又停办外语系,1972年再次成立外语系,开设英、日、俄三个语种。这一时期是我校俄语教育曲折前行的历史时期。从1978年恢复高考,俄语改为四年制本科专业,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俄语教育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从1994年学校撤销外语系、单独设置俄语系到1999年组建外国语学院,先后获批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俄语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俄语教育走过了稳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从2007年成立斯拉夫语学院到2009年开设波兰语专业、成立波兰语系、开设塞尔维亚语课程;从2011年俄语专业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专业、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到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俄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一时期是斯拉夫语学院跨越奋进的历史时期,学院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回首69载奋斗历程,哈师大斯拉夫语学院始终秉持“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始终弘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行知精神,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翻过一个又一个山脊,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为龙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外语人才,作出了应有贡献。

以本为本  教学立院

斯拉夫语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质量至上,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现开设俄语(师范俄语、商务俄语)、波兰语两个本科专业,俄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本科生近37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6人。学院拥有一支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1人;聘用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外籍教师5人;特聘教授2人。近10年来,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参与教师20余人次。获得俄罗斯政府普及俄语教育特殊贡献奖,主持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省级视频精品课程培育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校级视频精品建设课程、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校级一流课程等14门;多位教师担任多部教材主编、副主编;发表重要教研论文近30篇;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

 

图 教学成果、课程建设成果、教学名师汇总

图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

图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

图  “俄汉互译“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

人才为基  学术强院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为第一办学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坚持走学术强院的办学道路。建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翻译(俄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俄语)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为“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为“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以及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俄罗斯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20年,根据中国软科排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

  

图 外国语言文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图 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学院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治学严谨、博学笃行、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校级教学名师7人。学科带头人及成员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指委副主任、高校外语发展联盟师范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及心理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省俄语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兼职以及《中国俄语教学》《俄罗斯文艺》《中国科技术语》《心理语言学问题》(俄罗斯科学院主办)等国内外杂志编委。

图 赵秋野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师名师

学院目前已经形成稳定的科研特色和优势。应用语言学方向尤其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研究优势突出,中俄合作的基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汉俄语言意识比较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汉俄语言文化对比、汉俄词典编撰研究特色鲜明;外国文学方向主要研究国别文学及外国文学理论、批评与流派,其中俄国形式主义叙事诗学、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文学的丝路文化叙事研究成果丰富。近十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译著6部,主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8部;获校级以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5项,其中省社科一、二、三等奖及省高校人文社科奖32项;获得俄罗斯政府普及俄语教育特殊贡献奖。

  

 

图 学院教师获省社科一等奖

图 徐涛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青年教师奖

图 赵晓彬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俄语专业优秀教学学术论文一等奖

图 吴哲获全国高校第三届俄语专业优秀教学学术论文一等奖

作为国内唯一以“斯拉夫语学院”命名的高校二级学院,学院努力引领国内“斯拉夫学”特色学科建设,整合培养俄、波、塞语本硕博人才,与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联合办学,为国家储备既懂斯拉夫语言、又能从事斯拉夫学研究的紧缺人才;完成教育部委托的国别区域研究项目,提交咨政报告,依托“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主编《斯拉夫语言文化研究》丛书,与俄罗斯科学院斯拉夫学研究所合办国内首个《斯拉夫学研究》辑刊,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

服务社会  创新兴院

学院倾力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在扶持俄语基础教育、咨政服务、翻译服务、服务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等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做出突出贡献。一是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服务基础俄语教育。学科带头人兼任教育部《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修订组双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外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研制、俄语教材审核、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建设、推动中学俄语教育发展等方面成绩卓著;培训全国俄语教师新《课标》,完成中学俄语教师国培项目;致力于俄语教育规划研究,向教育部、省政府、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提交《中学俄语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黑龙江省中学俄语教育现状与布局》《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等研究报告。二是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功能,咨政谏言,服务社会。“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努力搭建国内外斯拉夫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斯拉夫国家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高水平人才培养团队支持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斯拉夫国家语言文化及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完成 6 项教育部委托项目,产出研究报告《斯拉夫国家汉语教育现状与服务需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斯拉夫国家国际教育合作研究》《斯拉夫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等。2020年,与外文局共建的“中国(哈尔滨)新闻出版产业融合发展智库”落户学校,智库面向国家外宣需求,推进中国文化外译,向世界讲好哈尔滨故事,为中俄新闻出版合作献言献策。三是发挥语言翻译服务社会作用,为中俄国际博览会、哈洽会、中俄体育节、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开幕式、国际冰雪节、国际大米节等大型活动提供语言服务,为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省中俄标准化研究院、省档案馆、哈尔滨大剧院提供俄语翻译服务。四是建设孔子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共建1所孔子学院,在推动国际汉语教育、服务中外人文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名教师获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

全球视野  开放办学

斯拉夫语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教学、学术资源,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学院积极构建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与海外8个国家、地区近20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等国保持联合培养学生模式,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外语语言能力。每年超过50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与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合作,坚持1+2+1中波联合培养模式。近年来,与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的教学科研机构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建立起了广泛合作,与俄罗斯科学院开展国际学术合作,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此外,为了增进与国际、国内同行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学院鼓励、支持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访问讲学。举办了“中国俄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层论坛”、“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斯拉夫学学术研讨会”、“俄罗斯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前沿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俄罗斯文艺”全国学术前沿论坛等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科研成果的国际化不断取得新突破,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图 2012年举办“俄罗斯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 

图 2015年中国俄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层论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斯拉夫语学院悉心珍藏起一个个学子的青春岁月。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斯拉夫语学院默默守望着一代代学子的辉煌成就。斯拉夫语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怀赤子之心,以梦为马,拥家国情怀,无问西东。

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斯拉夫语学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新征程上,谱写出更加壮阔的华美篇章。

上一条:化被万方 聚力为学 ——化学化工学院70年发展侧记 下一条:【母校情怀】“只要学校还需要我,就找我!”——老教师、老校友对母校70华诞的深情告白

关闭